近日,八件石刻文物被送归圆明园,由此引发的圆明园文物回归问题再次受到社会关注。如今,圆明园中的珍宝散落在世界各地。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用了十年时间寻找圆明园文物的“收藏者”。他找到了400多件流散文物,并于近日集结成书。这些文物中的绝大部分也许现在还没有机会回到圆明园。
刘阳表示,圆明园现在保存的文物数量与流失海外的那些奇珍异宝相比,可以说近似于零。
追寻文物
八件养雀笼石刻回归圆明园
近日,位于北京田村的总参某部归还给圆明园管理处八件石刻文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八件文物包括4件须弥座、4根石柱构件,每件石刻重约2吨。
据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介绍,他第一次见到这些石刻就看出它们来自西洋楼而非中式园林。刘阳说,他和这八件石刻还是很有缘分的。2005年12月,有市民向圆明园方面反映,田村总参某部大门的石刻是圆明园流散文物。刘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采访了当年参与搬运石刻的老人。“老人告诉我,部队是在1971年从圆明园搬去的,但具体是从圆明园哪里搬走的,他也说不清楚了。”
据刘阳介绍,养雀笼位于圆明园万花阵广场东侧,与西面的蓄水楼相对。养雀笼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其中间为穿堂门,南北两侧则饲养着很多外邦进贡来的珍禽。这次部队送回的构件就是养雀笼西面中式牌楼的石座,原来有二十四个,现在养雀笼遗址上还有四个,此外还有十六个石座下落不明。
“现在到底有多少圆明园文物流散在外,没有人说得清楚。”刘阳表示,寻找圆明园文物只能不断去摸索,也许耗尽一生也找不完。在他十年的寻访之路上,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2006年在西单一个院落发现大水法石鱼。经过圆明园管理处与小院产权单位协商,最终院内的大水法石鱼被无偿送回圆明园。
回归困境
部分流散文物又成新景观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一些单位、个人已陆续捐赠了七八十件圆明园文物,全部为石构件,包括石鱼、石凳、石桌等。
而有不少石刻文物已组合成了新的景观,甚至成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这些文物是否一定要回到圆明园就值得探讨。其中比较著名的要数中山公园的兰亭八柱。
据刘阳介绍,兰亭八柱及兰亭碑皆为圆明园“坐石临流”亭旧物。现在是中山公园“景自天成”亭的重要组成部分。史料记载,圆明园被毁后,兰亭八柱于宣统二年(1910年)被移到颐和园。1915年,北洋军阀重要人物江朝宗致函溥仪内务府,请求拉运圆明园兰亭碑及山石,用于社稷坛开拓公园。其后,兰亭碑及八根石柱分别于1917年和1941年运至中山公园。1971年重建碑亭时,在社左门存放了30年的8根石柱被清理出来,建成了今天的重檐八角亭。兰亭碑就置于亭中。
如今,兰亭碑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八根石柱上的兰亭帖仍可辩读。刘阳表示,在中国内忧外患不断、战乱频仍的年代,兰亭碑被转移出圆明园保存,也许恰好让它躲过劫难,得以保存至今。
据刘阳介绍,除了中山公园以外,北京大学校园内也有数件圆明园石刻文物。其中未名湖畔的翻尾石鱼还留下一段保护文物的佳话。据说溥仪七叔载涛欲将石鱼倒卖,搬走后扔置于自家花园。燕京大学1930班毕业时,为表达爱国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集资买下石鱼送给母校。这件石鱼一直保存至今,使未名湖增添了不少谐趣。
圆明园文物屡遭高价拍卖
圆明园流散文物中,除了流散在外的石刻文物外,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屡屡出现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的失散珍宝了。每次拍卖季来临的时候,刘阳都会留意各拍卖行的预展信息,发现圆明园文物被拍卖,他就会在自己的博客中予以曝光。
但刘阳有时也很无奈,除了在博客中声讨外,他其实无能为力。仅有一次,2012年10月,刘阳发布英国邦瀚斯拍卖行将拍卖两件圆明园珍宝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当年11月3日,英国邦瀚斯拍卖行发表声明称,为避免激化中国民众的不满情绪,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的持有者决定收回藏品,不参与拍卖。
似乎取得了胜利,可刘阳并没有多少喜悦。“除了搅黄了人家一次生意以外,对于文物的回流没有任何作用。”刘阳说,经过这次事件,两件流失文物可能会因为高度曝光而身价倍增,即使没有进入拍卖,持有者仍可以在私下交易。“这样我们连这些文物的流向都无法查找了。”
另外两件过亿拍品就是近日被法国皮诺家族无偿捐赠给中国政府的鼠首和兔首。2009年2月25日,巴黎佳士得拍卖行分别以1400万欧元(约1.1亿元人民币)价格拍出,但因为中国买家搅局,最终流拍。
专家看法
圆明园要创造接收文物条件
对于因为历史原因流散在北京的一些石刻文物,王道成认为,有些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比如中山公园的兰亭八柱,是圆明园的流散文物,但它现在又成为了中山公园内的一景。而北大校园内的石鱼、华表、麒麟等石刻文物,也来自圆明园,但它们现在又成了北大校园的一部分了。如果把它们搬回来也不合适,圆明园也不好处理,这些文物在圆明园原来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实,在圆明园历史上长期无人管护的情况下,一些石刻文物被运到中山公园或者北大校园,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王道成建议,要促成流散文物的陆续回归,圆明园还要加强自身的一些设施建设。“兽首回归后,如果放在圆明园,如何保证文物安全。最起码要有一个像样的博物馆吧。”
应设功德簿表彰归还文物者
中国海外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表示,对于圆明园流散文物,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一些因为历史原因逐渐流失的文物,经过合法流转后被个人收藏,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
这里的合法流转是指持有人善意取得的文物。比如在购买前不知文物为非法取得,又是通过拍卖会公开购买。这类圆明园流失文物要想回流,势必要给予收藏者一定的经济补偿。而一些英法联军后人所持有的文物,明确是掠夺自圆明园的文物,只要一出现就要进行声讨和追索。因为即使在战争年代,也有国际法则约束,战争中不得掠夺他国财物。
另外刘洋表示,圆明园变成今天的模样,其实是遭遇了一系列破坏的过程。“历史上圆明园经历了三劫,就是火劫、石劫和土劫。”刘洋解释,英法侵略者劫掠珍宝、放火焚烧是火劫。此后,周围百姓进入焚毁的圆明园,搬走了不少建筑构件,接下来若干年里,又有不少石刻文物陆续流失,这是石劫。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又在遗址的土堆上种起了庄稼,这是土劫。
刘洋认为,有些问题也要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去看待。在当时人们搬走圆明园石刻的时候,没有人认为它们是文物。而且在清末到民国期间,圆明园曾一度处于荒废无人管理的状态,那时有人从圆明园搬走一件石刻,有点类似于“捡十”。
“我国1982年才有文物保护法,法无明文禁止即为无罪,而且法律不能倒追设立前的违法情形。”刘洋表示,对于现在流散于京城的一些圆明园石刻文物,如果要追索,也必须采取一种委婉的方式,与现在的持有人进行友好协商。对于那些主动归还圆明园文物的人们,圆明园方面应该设立一个功德簿,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表彰。
官方态度
一贯反对拍卖
圆明园流失文物
2010年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之际,园方向全世界发出倡议书,希望让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能够早日回家。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也曾表示,国家文物局一贯反对拍卖圆明园文物的行为,不承认对被劫掠文物的非法占有,并将继续依照相关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规定,通过一切必要途径追索历史上被盗和非法出口的文物。
历史档案
“万园之园”—圆明园
追溯圆明园的历史,有据可查的年代为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1707)时,康熙皇帝曾亲临该园游赏进宴,此时的圆明园已初具规模。
后来,雍正皇帝继位,按照御园的功能要求,在圆明园的南部修建了宫廷区,并在全园大兴土木。至雍正末年,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当时至少已有33景基本建成。嘉庆时期的圆明园,园内约有50处主要风景群,所悬匾额不少于800幅,挂有匾额的各式园林建筑达600座,实为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
专家认为,圆明园内的建筑荟萃了全国各地的风景和建筑样式。如“上下天光”模仿洞庭湖的美景。“西峰秀色”是模仿庐山景观。
圆明园不仅是一所辉煌的宫殿、园林,而且也是收藏丰富、琳琅满目的博物馆。其室内之陈设均为贵重木材制成的桌椅床几,墙壁饰以精美之壁画,悬挂着历代的书法绘画。玉器、瓷器、铜炉、漆匣、珐琅、水晶应有尽有。
1860年10月18日,是“万园之园”遭遇灭顶之灾的遇难日。在疯狂劫掠之后,侵略军放火焚园,无数珍宝葬身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