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海去世后村里举行简洁的悼念活动。 胡洪涛 摄
中新网周口4月11日电(记者 韩章云 通讯员 胡洪涛)4月9日12时10分,河南省鹿邑县高集乡张行庄行政村,42岁的残疾小伙张常海的生命走到终点。4月10日,按照其遗愿,张常海的家人将其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作为村里第一个捐献遗体的人,村里众多村民自发赶来送张常海最后一程。
4月10日,河南省郑州大学红十字会的医疗专用车开进张行庄行政村。进入村子,没有繁琐的丧节,没有无休止的鞭炮、哀乐声响,一切似乎都静悄悄的,与往日村里的丧礼完全不同。
张常海的亲属在捐献遗体交接表上签字。 胡洪涛 摄
当日,鹿邑县当地志愿者、张行庄行政村乡亲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等近400余人为张常海举行了简洁而肃穆的追悼。追悼会后,张常海的亲属签字完成遗体捐献的相关手续。这是张常海的遗愿,其遗体将捐献给医疗单位,供医学研究和教学使用。
记者了解到,7岁那年张常海不幸患上骨髓炎,由于家里贫穷,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导致全身瘫痪卧床不起,四肢无力,就连翻身也要靠人帮助。这一躺,张常海竟在床上躺了35个春秋。
张常海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上面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作为家属,张常海的三哥张永义一边在捐献遗体交接表上签字一边抹着泪:“真舍不得弟弟走,也不想让他捐献遗体,可这是弟弟的心愿,我们兄弟姐妹疼他、爱他,但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最重要。”
村民自发送张常海最后一程。 胡洪涛 摄
一个常年卧床的残疾农村小伙,为何有捐献遗体的想法?
据张永义介绍,卧床的张常海并没有与社会完全脱节。“他喜欢看书、爱看新闻,时刻关注着外面的世界。也是从新闻报道中他知道无偿捐献遗体、器官以及眼角膜也是帮助别人的方式之一。”张永义说,卧床多年,弟弟张常海得到了社会上、乡亲们的很多帮助,回报社会是弟弟一直以来的心愿。
2017年,张常海说服家人,签署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志愿在去世之后无偿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和教学使用。
深处中原内陆的鹿邑县高集乡民风淳朴,当地村民遵循世俗传统,丧葬礼节繁琐,捐献遗体,张常海是这个村庄有史以来的第一人。
“捐献遗体、器官在我们村是很难做通的工作,况且常海的哥哥姐姐疼爱他,更不愿意他捐献遗体,但是常海还是做通了亲属的思想工作,这为我们高集乡移风易俗开了个好头。”该村村支书李俊友告诉记者。
知道张常海去世了,4月10日,不少村民自发来送他最后一程,表达敬意与哀思。“常海捐献遗体是为医疗事业做贡献,他的奉献精神很让人敬佩,他也会是我们村的榜样。”村民张德生如此评价张常海的选择。